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走深走實,深刻領悟百年黨史中紅色金融血脈,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增強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使命感、責任感,8月27日上午,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雁云同志以“賡續百年紅色金融血脈 譜寫踐行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浙江新篇章”為題上了一堂黨課。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擔當作為,為忠誠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現行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金融力量,協會會長高強應邀出席此次黨課。
從百年紅色金融的發展進程和歷史脈絡維度,系統梳理了在四個不同歷史時期黨領導金融展現的偉大建黨精神和建立的豐功偉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紅色金融事業的探索期、開拓期、擴大期和統一期不同階段,金融積極發揮“槍桿子”后面的“錢袋子”的作用。在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時期,紅色金融為“集中財力搞建設”提供重要保障。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體系逐步形成,紅色金融扮演現代經濟“核心”和“血脈”的角色。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金融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突出“回歸本源”和“防范風險”,強化創新發展與深化改革并舉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
從百年紅色金融史取得的寶貴經驗和蘊含的偉大智慧,總結提煉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5個堅持和5對關系10個特征。深入總結了黨領導下的百年紅色金融史取得的寶貴經驗和蘊含的偉大智慧,提出浙江“走正、走好、走實”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關鍵要做到“5個堅持”,把握“5對關系10個特征”。“5個堅持”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 堅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 堅持立足中國國情、把握金融規律,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把握好“5對關系10個特征”,即要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科學構建起一套貫穿和彰顯集中性與統一性、人民性與實體性、適配性與安全性、國有性與市場性、本土性與開放性有機結合、辯證統一、高質高效的現代金融體系,實現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服務,真正發揮好金融作為現代經濟“核心”和“血脈”作用,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第二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支撐。
從學史力行出發,研究提出浙江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要做好“8個持續發力”和“2個保障”。賡續百年紅色金融血脈,把好浙江紅色根脈,譜寫踐行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浙江新篇章,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貫徹省委袁家軍書記在今年全省金融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構建數智化區域金融運行體系,搭建一個平臺、提升四大能力”指示,落實鄭柵潔省長條目式清單化管理的要求,通過學史力行,推動金融在服務科技創新突破上持續發力,在服務實體經濟績效上持續發力,在服務綠色低碳發展上持續發力,在服務區域協調共進上持續發力,在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上持續發力,在深化區域金融改革上持續發力,在良好生態安全建設上持續發力,在自身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發力。同時,要打造過硬金融干部和金融人才隊伍,要建立完善科學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全局干部職工要通過學習黨史,在思想認識上有所提高,在工作實踐中抓好落實,在服務效果上體現成效。
張雁云同志用4萬多字的篇幅、100多張PPT,為全局干部職工上了一堂生動的百年黨史、金融發展史黨課,大家表示,黨課內容非常豐富,既有歷史的深度和理論的高度,又經過系統思考和實踐探索,讓大家對百年紅色金融史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了解,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金融事業在不同歷史時期所擔負的責任、發揮的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對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念,對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好紅色金融血脈,奮力書寫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浙江新篇章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更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全局干部職工、局主管社會組織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省黨史學習教育第八巡回指導組、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列席指導。
(信息來源:機關黨委)